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处长顾东辉、复旦大学上海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秘书长尹晨先后主持了上午的大会。
范剑青院长认为大数据当今的主要任务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共性,一方面是个性,而目前来看更重要的是异样性,用来满足个体化的需求。与会嘉宾的报告和研讨将为今后新工科教学体系的完善、交叉学科平台的构建和大数据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探索经验和改革思路。
会议由复旦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大数据学院和大数据研究院院务委员会主任陈晓漫主持。5月30日,全国高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应用教学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行。高校将继续响应国家的战略方针,夯实基础、砥砺前行,充分利用自身的学科优势和科研资源,把握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优化学科体系,建立具有前瞻性的一流学科和培养具有创新性的大数据人才。四位嘉宾结合自身经历发表了对新工科人才培养的看法,并与参会嘉宾进行互动,共同探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和发展趋势。本次研讨会还邀请请到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周傲英教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商务统计与经济计量系系主任王汉生教授、厦门大学信息技术与科学学院纪荣嵘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张道强教授以及大数据教育联盟秘书长、博雅大数据学院院长欧高炎先生等多位知名学者和业内专家做主题报告。
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桂永浩出席会议并致辞。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图1. 靶向Gpr52可降低突变型HTT水平并拯救亨廷顿舞蹈病相关表型由于此前关于Gpr52特异性拮抗剂没有任何相关报道,鲁伯埙课题组与中科院药物所谢欣及胡有洪课题组合作,采用高通量筛选方法,获得了特异性阻断Gpr52下游通路的小分子先导化合物E7,并进一步在细胞、果蝇及小鼠模型上验证了E7的确可以有效降低纹状体的mHTT水平,并有效拯救了HD相关表型,特别是病人诱导干细胞分化神经元的死亡以及HD小鼠的运动能力退化均得到显著修复,有力证明了靶向Gpr52的小分子药物对疾病的潜在治疗作用,为从根本上治疗HD的小分子化合物新药的发现提供了可能。
G蛋白偶联受体位于细胞膜上,且其内源活性天然地受小分子影响,因此适合于药物研发。遗传学证据表明,亨廷顿病主要由突变基因HTT所表达的突变HTT蛋白的神经毒性所导致,因此降低HTT蛋白水平是治疗HD的极具前景的治疗方法。在美国药监局FDA已批准的药物中,以G蛋白偶联受体为靶点的药物的比例最高。由于其遗传图景清晰,是神经变性病中重要的模式疾病。
本研究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及复旦大学-药物所联合创新基金的资助。在2013年发表的工作中,课题组及合作者证明了降低可溶性的mHTT水平可显著拯救人类干细胞分化的亨廷顿病神经元模型的神经元死亡表型(FASEB Journal 2013)。
此类疾病随着时间推移而恶化,导致神经元退行变性、死亡,严重影响中、老年人健康,造成巨大的社会和家庭负担,目前没有任何根本性治疗手段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沈辉为复旦大学医学院病理系主任朱虹光教授颁发聘书,聘请他为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病理科学术主任,并就医院情况进行了简单汇报。据介绍,该平台启动后,地处上海西南远郊的患者可以实现减负,疑难杂症等重要病理切片无需长途跋涉,送到病理医生手里等待诊断结果,仅需先进的高精度数字化切片扫描系统处理,而后由上海复旦临床病理诊断中心组织专家进行会诊,最快数分钟内就可得到专家的会诊意见,如碰到更疑难的病理切片,复旦病理中心则会组织全国一流专家进行再会诊,并在第一时间出报告。
仪式上,复旦医疗产业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影像医学研究所所长王小林,复旦临床病理诊断中心主任施达仁,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院长沈辉分别为复旦大学病理会诊中心金山分中心和上海复旦临床病理诊断中心-附属金山医院云病理疑难会诊平台揭牌。施达仁就项目概况进行了介绍。中心联合相关技术软件机构开发的数字化云病理切片扫描传输调阅系统,可将病理切片的光学图像变为可传送的数字图像,并通过云病理将其传递给相关病理专家,病理专家也可将病理诊断结果第一时间从云病理传输给远在天边的相关临床医生,以减少患者来回奔波之苦,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3月26日下午,上海复旦临床病理诊断中心-附属金山医院云病理疑难病理会诊平台揭牌仪式在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举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相关负责人、金山区卫计委相关负责人和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参加。
这样,不仅大大提高了诊断准确率,也大大降低了患者医疗成本。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包志宏表示,医学院将全力支持附属金山医院的发展,希望附属金山医院背靠附属中山医院,全面与各附属医院联手,充分借助医改的红利,打通病理科与复旦病理系通道,建立学科和人才建设的强大互助,达成双赢。
他表示,复旦临床病理诊断中心是全国最大的病理中心,拥有中国最大的病理专家库,覆盖了各病理子学科,在组织专科病理会诊、疑难病例多学科病理专家会诊等方面拥有优势2017年10月26日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与国内200多家医疗机构合作成立了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医联体,与来自29个省、直辖市的100多家三级医院皮肤科建立了复旦大学皮肤疾病临床研究合作联盟,此后又有近200家医疗机构加入。
针对为什么要推进医联体建设、有哪些好处、本市医联体工作已开展了哪些探索、工作目标是什么、主要组织形式有哪些、今后如何推进医联体等问题,闻大翔作了题为《关于本市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实施意见政策解读6问》的专题报告,对这些问题逐一进行了详解。开幕结束后,各项专题报告分别展开。黄国英作了题为《儿科医联体的建立与发展》的报告,介绍了2014年4月份成立的复旦儿科医联体经过闵行协作网西南片区阶段到目前跨省市医联体的发展历程。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连续8年蝉联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榜首,早已责无旁贷地肩负起了推动学科发展的重任。附属华山医院银屑病专病医联体负责人颜克香博士在报告中就该专病医联体建设情况进行了介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陈爱军主任作了题为《搭建学术平台,助推学科发展——以附属华山医院医联体/临床研究联盟为平台,助推学科发展》的报告,从上海重庆两个医科大学医脉相承的渊源说起,介绍了重庆市皮肤医学专科联盟在医、教、研、管4个方面的建设情况。
附属华山医院医务处处长王惠英作了题为《空中互联,携手共赢》的报告,分享了附属华山医院空中医院的建设情况,并表示,它将助力专科医联体平台建设。3月25日,由复旦大学附属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皮肤病研究所、上海市皮肤病研究所联合主办的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医联体暨皮肤疾病临床研究联盟大会举行。
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主任徐金华主持开幕式。中日友好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延边大学附属医院、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大连市皮肤病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淮北市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庆西南医院)、福州市皮肤病防治院、江苏省江阴市中医院、浙江台州市立医院、金华市第五医院、苏州科技城医院、枣庄市皮肤病性病防治院、嘉兴市第二医院、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等20家医院代表被授予复旦大学附属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医联体合作单位的铜牌。
安徽省皮肤科医联体主委杨森作了题为《安徽省皮肤性病专科医疗联合体发展与成长》的报告,从制定章程、组织框架、培训人员、搭建平台、交流宣传到社会公益医疗活动,特别是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惠及安徽偏远地区患者作了详细介绍。中国工程院院士廖万清,市卫计委主任邬惊雷、副主任闻大翔、医政医管处吴宏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党委书记顾小萍,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院长黄国英,闵行区卫计委副主任程佳,复旦大学皮肤病研究所所长张学军,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家医院院长或皮肤科主任出席。
华山皮肤科医联体会按照上下联动、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整合全国皮肤科临床医疗资源,促进三级医疗机构联动发展,提升基层医院服务能力,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开展专病医联体合作机制,建立专病门诊网络平台,积极开展多中心临床合作研究。据悉,专病门诊是华山皮肤科一大特色之一,有不少成立于上个世纪50年代。医利捷(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飞在报告中就华山皮肤科医联体大数据平台进行了介绍。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廖万清、张学军、顾小萍、邬惊雷依次在致辞中对华山皮肤科医联体的成立表示肯定,对华山皮肤科医联体顺应国家新一轮医改重要创新平台要求、缓解群众看病难问题、推动健康中国建设提出期望。大会期间各专病负责人主动联系,成立了近40种专病医联体。
徐金华作了题为《华山皮肤科医联体工作规划》的报告,重点介绍了华山皮肤科医联体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抓住新医改的契机,利用优势医疗资源带动全国皮肤医疗共同发展,开创协作多赢的局面,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感受到改革成效,传承了华山90年的文化精神
经过3月24至25日两天的激烈比赛,由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学生组成的复旦大学六星战队在第二届强网杯全国网络安全挑战赛线上赛中以5296分的出色表现荣获了比赛一等奖。第二届强网杯全国网络安全挑战赛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赛程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资格赛为线上进行的公开赛,第二阶段为线下进行的封闭赛。为全面贯彻习近平主席关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延揽储备锻炼网信领域优秀人才,提升国家网络空间安全能力水平,在中央网信办的指导下,由信息工程大学主办了面向信息安全人才的强网杯全国网络安全挑战赛。此次比赛规模空前,共有来自高校和企业的2622只队伍,总计13250人报名参加,竞赛模式采用线上解题方式的线上答题模式,题目类型主要包括Web程序漏洞分析利用、软件逆向分析、二进制程序漏洞发掘利用、杂项和密码学等五大类。第二届强网杯全国网络安全挑战赛是面向国内信息安全企业(团队)和高等院校的一次国家级网络安全赛事,旨在通过激烈的网络竞赛对抗,培养和提高国家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发现网络安全领域优秀人才,提升全民网络空间的安全意识和能力水平。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第二届强网杯全国网络安全挑战赛是面向国内信息安全企业(团队)和高等院校的一次国家级网络安全赛事,旨在通过激烈的网络竞赛对抗,培养和提高国家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发现网络安全领域优秀人才,提升全民网络空间的安全意识和能力水平。第一阶段的资格赛为线上进行的公开赛,第二阶段为线下进行的封闭赛。
经过3月24至25日两天的激烈比赛,由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学生组成的复旦大学六星战队在第二届强网杯全国网络安全挑战赛线上赛中以5296分的出色表现荣获了比赛一等奖。此次比赛规模空前,共有来自高校和企业的2622只队伍,总计13250人报名参加,竞赛模式采用线上解题方式的线上答题模式,题目类型主要包括Web程序漏洞分析利用、软件逆向分析、二进制程序漏洞发掘利用、杂项和密码学等五大类。